沙漠中的玫瑰園

Thursday, August 26, 2010

追思我們的父親

當一個人安靜下來,想到我們已經是沒有母親、沒有父親的孩子,眼淚就湧上來,再想想父母親一起在天堂裏,那裡沒有眼淚、沒有悲哀、沒有病痛、沒有黑暗,我的心就得到安慰。
父親是福建林森縣人,年幼失怙,祖父曾任法官,英年早逝。父親是祖母的獨子,祖母辛勞地將父親扶養長大,所以父親事母極為孝順。祖母晚年視力模糊不清,父親總是隨時留意祖母的召喚,就連半夜時分,只要祖母輕敲呼喚,父親就立刻來到祖母身旁,服事祖母。
父親於十二歲時離家求學,主修機械,畢業後在福建工作一段時間,之後來到台灣,前後任職工礦公司,後轉任空軍,空軍退伍,進入亞航服務,曾經由亞航派往越南工作數年,返台之後,又進入空軍服務,直到退休。
自從父親任職空軍,全家遷居台南水交社空軍眷村,父親多年擔任鄰長,服務鄰里。眷村拆除後,搬到崇明居,父親以八十多歲高齡,還擔任過社區委員,可見父親一生熱心公益,樂於助人。
我們兄弟姊妹對父親都有不同的記憶,卻都顯明父親對子女的愛護之意。
大哥,高中畢業考取財務學校,當他北上時,父親親自送他到學校報到入學,那時全部九十二位新生,只有他一個人是父親送去的。
二哥,從事航海工作廿五年,曾經到過四十多個國家,他每次離家時,父親總是親自送他去火車站坐車。
小弟,離家就讀大學之後,大約從廿歲一直到父親八十多歲,每次離家、回家,父親總是查明車班、航班的時間,親自到火車站、或是飛機場接送。這幾年,因為不忍心讓父親操心、勞頓,所以在返家前,就故意不告訴父親自己的行程。小弟覺得父親不善於用言語表達關懷,卻以溫馨接送情的行動,表明自己對子女的關心與愛護。
父親對大姊有一份特別的關愛,大姊從初中開始就半工半讀,對家庭的經濟有很大幫助,當大姊的腎臟病日漸嚴重時,父親決意要捐腎給她,親往榮總作捐腎的痛苦檢查,後來醫生評估不適合,沒有達成他的心願,卻也顯明父親對大姊的關切。
大妹記得初中二年級時,在過年前,母親請父親帶她去買新鞋,她左挑右選,終於看中一間高級皮鞋店「生生皮鞋」的學生鞋,標價七十二元,這是超出預算的昂貴價格,買了以後,父親叫她不要告訴母親真實價格。為了完成女兒心願,父親承擔隱瞞母親的風險。
小妹這幾個月身體不適,父親總是鼓勵她對神要有信心,常常在星期天提醒她去教會敬拜神。八月八日父親節,早上我們去教會聚會之前,為父親禱告,禱告結束,父親突然平舉雙手說:「我為慶南祝福!」慶南深受感動。聖經也強調父親對子女祝福的重要性,並且上帝樂意應驗父親對子女的祝福,我深信慶南的情況會越來越好,一定會得到屬靈豐盛的恩典。因為聖經應許:「若有人在基督裡,他就是新造的人,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。」(哥林多後書五章十七節)
我是老四,記得小時候,有一次父親帶我去看電影,看完電影很累很想睡覺,父親卻帶我去吃一碗福州意麵,意麵裏的高湯、瘦肉片滋味,很難忘懷,真是人間美味,以後我再也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麵,我想因為裏面有對父親的深深感念。
還記得,很小時候,在颱風天,父親教我們唱「我要耶穌」這首詩歌,這是我學會的第一首聖詩,使我一直記得父親的信仰,雖然父親不是很穩定的參加教會聚會,但是他至少讀完聖經新約一遍。晚年只要有人為他禱告,他總是大聲回應:「感謝主、阿門」。
自從母親今年初離世回歸天家,父親身體日漸衰弱,經醫生診斷,父親罹患胃癌,我們不忍父親承受醫療之苦,選擇居家安寧治療,由成大醫院每週派醫護人員前來家中訪視診療。另外,也申請外勞幫忙照顧父親,父親對外勞的照顧服務,常表達感謝之意,前後兩位外勞也都非常尊敬父親,前一名外勞阿美,父親節那天特別打電話問候父親,祝他父親節快樂,可見父親的親和與良善。
二0一0年八月十二日晚間,父親在微笑中遽然離世,我們作兒女的,雖然滿心不捨,但是想到父親沒有受到太多的病痛與煎熬,能安然離世歸回天家,我們心中還是非常感恩。
願上帝的愛能充滿在每位親友心中,使大家能時時體會上帝的慈愛、醫治與恩典。

Wednesday, August 11, 2010

猶太人的新年

曾經期待廿一世紀,以為它會自然轉化為一個嶄新的時代。如今,很想說日子並沒有更新,卻好像比以前更褪色。但是,再仔細想想,這種渴求外界大環境使自己更新,使自己邁入嶄新時代的想法,並不健康,自己應該改變這種不負責的思想。若是重新體認自己的每一年都是全新、未著色的一張畫紙,要使它鮮豔或褪色,全看自己是如何使用每一個時辰?使用哪一種色彩揮灑時光?這一張畫紙所逐漸呈現的景致,豈不都是自己有心或無心的作品?怎能責怪大環境的影響?
每個人都不知道大環境會怎麼變化,可是,怎能被動地讓環境左右自己呢?您是否願意拋開期望外界環境為自己效力的想法,讓自己主動積極地,為自己每一年,有新計畫、新憧憬?


為新年命名
過去曾經嘗試為新的一年命名,曾經使用過:「更新年」、「喜樂年」、「關懷年」…等,今年期望命名為「聆聽年」,多聆聽上帝的旨意、多聆聽人的心聲、多聆聽寫作者的智慧言語。有時候自己喜歡表達,教學也使自己比較多有表達的機會,試試多聆聽,相信會有更多、更豐富的領受。
有一首詩歌「新年來臨」, 在第二節的歌詞提到:「新年又是『恩典年』,充滿信心恩惠;新年又是『快樂年』,常見聖顏光輝;新年又是『倚靠年』,緊靠恩主愛懷;新年成為『信託年』,賴主憩息愉快。」根據這節歌詞的提示,若想為新的一年命名,其實可以有許多的選擇。
您期望為自己的新年命名嗎?相信這個命名的小動作,讓自己有比較明確的新意義與新方向。

猶太人是如何過新年的呢?他們的習俗,或許可以給自己在每次過年時,有一些新的想法。

為新年揚棄
中國人通常比較重視農曆新年,在預備迎接農曆新年時,家家戶戶都會選擇陽光普照的日子舉行大掃除,將家中舊的、沒有用的東西,諸如破舊的桌椅、書報雜誌、衣物…都清理丟棄,還有家中的污垢與灰塵…都仔細地刷掃乾淨,期望整頓環境之後,可以在新的一年開始一個新的局面。
猶太人重視的是猶太曆新年,日期在猶太曆七月初一與初二兩天(約在陽曆九月底或十月初)。猶太人迎接猶太曆新年,也很重視除舊,但是不是環境的潔淨,而是自己內心的潔淨。在新年期間,猶太人會很嚴肅地內省禱告,思想過去一年成功或失敗的經驗。在新年的家庭宴會或是會堂崇拜,都會誦讀一些特別的禱文或經文,引導會眾思想上帝至高的王權,當他們思想上帝的至高權柄時,會在上帝面前為自己的過失認罪悔改,祈求上帝的赦免與饒恕,期望上帝以憐憫之心施行審判。這樣的省察與悔改的禱告,一連持續進行十天之久,最後一天是猶太曆的七月初十,是悔改的高峰:「贖罪日」。
從中世紀開始,猶太人在新年還有一個「揚棄儀式」的習俗,就是在新年的黃昏時刻,群眾聚集在海邊、湖邊、河畔或溪水旁,大家將所攜帶的麵包屑、小石子、或是一小包沙土,揚棄到水裏,象徵將自己的罪惡拋到水中,讓流水帶走自己的罪過,使自己脫離過去的罪惡,成為一個心靈潔淨的自由人。
您想為新年揚棄什麼嗎?或是清除住家堆積不用的雜物,或是依靠耶穌基督的寶血,將心中堆積的鬱悶、苦毒、仇恨、罪惡都清除乾淨。快快在新年期間為自己舉行一個揚棄儀式,讓自己的廿一世紀第八年,成為一個外在環境與內心世界都全然潔淨的新開始。

為新年憧憬
通常在迎接新年時,自己喜歡更換新的月曆、新的記事本、新的讀經禱告記錄卡、新的朋友地址錄…等,預備這些事,內心感覺很喜樂,好像一個整裝待發的旅人,規劃了遙遠的行程,內心充滿期待與興奮,預備勇敢地走向未來的挑戰與新奇。
中國人在新年時喜歡說:「一元復始,萬象更新。」表明新年是宇宙天地氣象重新開始運轉的時刻,比較偏向重視萬物的更新變化。
猶太人過新年,關注的焦點不是宇宙天地的創造物,而是創造主雅威。猶太新年最重要的意義是慶賀雅威至高的王權、雅威勝過以色列的仇敵、雅威統管全地、雅威是以色列的救主。所以猶太人過新年,是在秋季豐收之後,慶賀創造主以其權能創造萬物,並以其權能治理、保護以色列民的節期。

猶太人過新年時,會邀請家人和親友一起共享晚宴,晚宴開始時,先點上蠟燭,再頌讀一段禱文:「哦!我們的主上帝,願您的旨意成全,使我們得到更新,迎接一個美好又甜蜜的新年。」之後,宴席開始時,大家先吃沾了蜂蜜的蘋果,象徵大家內心對新的一年充滿甜蜜的渴望。在晚宴時,還會吃一種圓形的「哈拉餅」(challah),這種餅象徵冠冕,象徵大家願意尊崇上帝的君權,也願意在新的一年遵行上帝的旨意。

在新年的會堂崇拜,所有的布置,包括布幔與《妥拉》卷軸的布套都會換成白色,象徵新的一年,大家要渴望追尋純淨、聖潔的生命。

猶太人也喜歡將他們的新年祝賀詞寫在卡片、信函上,或是打電話、或是親自登門表達祝福之意,賀詞通常是「願您有個好年。」或是「願上帝在生命冊裏命定您有一個好年。」這些賀詞,使大家同心信靠上帝,相信新年裏必蒙受健康、喜樂與平安的日子。

您對新年有何憧憬?不管環境會如何變化,當我們對上帝充滿信心,願意渴望美好與甜蜜,追尋純淨與聖潔,相信上帝必使我們有一個健康、喜樂與平安的好年。

Sunday, August 01, 2010

追思我們的母親

二0一0年,二月一日那天,二哥傳來短訊:「母親離開我們了。」

我忍不住大哭一場。不過回想母親的身世,以及我們兄弟姊妹對母親的記憶,我要感謝上帝,因為上帝賜給我們可敬、可愛的母親。

母親出生於書香世家,外婆很早過世,外公是福建馬尾海軍官校的校醫。母親幼年時,外公教導母親學習古文,養成母親喜愛閱讀的習慣。兩個舅舅都畢業於海軍官校,擔任海軍單位重要職務。大陸變色,母親與兩位舅舅失去聯絡,這是母親一生的憾事。

母親青年時,是一個時代新女性,有思想、很獨立。父母親同是民國十年出生,十九歲時,與父親經自由戀愛後結婚,生下我們七個兄弟姊妹。母親養兒育女完全實施愛的教育,從來沒有打罵過任何一個孩子,若是我們有什麼不良表現,媽媽總是苦口婆心地私下規勸,從來不會公開對子女嘮叨。
民國卅五年父親來到台灣工礦公司工作,母親帶著家人隨後來台,不久搬到台南,住在水交社眷村將近六十年,認識許多從大陸各省遷居來台的好鄰居。前幾年,水交社面臨拆除,母親捨不得搬家,後來得知要遷居的大樓,上下左右都是水交社的老鄰居,母親才願意搬來,可見母親非常重感情。

大哥是母親的長子,最得母親的關愛,大哥有三個兒女、三個外孫兒女,母親生性喜愛小孩,所以常常打電話去與曾孫兒女聊天,見到他們時,也是她最快樂的時候,常轉述他們的童言童語。母親常表示,能見到自己的曾孫兒女是最大的福氣。

母親心中最大的痛,是十五年前大姊因病過世的事。大姊的女兒小琪因為是母親第一個孫兒輩,又是母親親手帶大的,所以一直是母親的最愛。母親在臨終前說:「大哥家的小孩都來過,還有小琪沒有來。」小琪在母親臨終前的深夜,趕到母親病榻前,雖然母親已經沈睡,我相信她是知道的。

二哥曾經從事航海工作廿五年,他記得,每一次離家要上船時,媽媽總是對他說:「出門在外,要懂得自己照顧自己。」二哥現在六十幾歲,每次外出,他對媽媽說:「我出去一下。」媽媽總是說:「要早點回來。」已經年過半百,還能受到母親親切地關心,這是我們子女的福氣。

大妹說,她永遠記得媽媽年輕時瘦弱的身軀,一針一針的鏽花,大妹常陪母親一起鏽,往往大妹睡著了,母親仍鏽到三更半夜,只為了能貼補一些家用。大妹一直和媽媽最親近,一生從未離開媽媽,甚至結婚生子,媽媽連大妹的孩子也照顧得無微不至,這是大妹永遠都無法報答的。大妹的三個孩子也會永遠懷念他們親愛的外婆。

小妹記得,搬到崇明路以後,每天吃過晚飯,與父母一起去樓下倒垃圾,然後在庭園散步,和鄰居聊天。母親很容易知足,簡單的居家生活,和鄰居一起聊天,就使她很滿足。她常表示,有這些好鄰居,是上帝的恩典。

小弟記得,小時候常常懷疑媽媽不愛他,不重視他。有一次,他負氣離家出走三天,在外面受苦、受難,三天以後回來,媽媽毫無表示,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。小弟發現自己離家出走毫無意義,是自己自討苦吃,從此再也沒有離家出走的念頭。

我是老四,我最深的印象是與父母親一起讀聖經,母親三十五歲信主,信主的原因是因為父親胃出血,住院開刀,那時,南門長老教會的鄧長老夫婦向家人傳福音,父親出院以後,全家受洗歸主。當年父母常去教會聚會,家中也偶有家庭禮拜。母親很喜歡聽王美瓊教士講道,我在高中時常去教會聚會,母親有一次說,如果你將來不結婚,像王教士一樣也很好。

母親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聚會,我勸她,她比我聰明,她說的理由,我常無法辯駁。後來,我想到母親喜歡閱讀,就邀請父母親一起讀聖經,母親讀一節,父親讀一節,他們讀得很開心,接著我解釋經文的意義,然後就一起為家事、國事禱告。

母親身體一直很衰弱,但是她還是每天做家事,照顧父親,直到她臨終前三個星期,她才宣布說:「我很累,沒有力氣煮飯了。」又因為今年冬天特別冷,所以這三星期母親常躺在床上,她說在床上,她一直禱告,也把自己交託給神。但是我們都不覺得母親即將離開我們,

母親臨終前一天的早上,我打電話給她,她說您為我禱告罷。大妹說,那一天母親一直說:『我要耶穌、我要耶穌』。」大妹告訴她:「耶穌會與您同在。」當天下午我第二次打電話給母親,小妹說:「媽媽在昏睡中。」我內心很難過,因為早上讀聖經,讀到以賽亞書卅四章廿四節:城內居民必不說:「我病了。」其中居住的百姓,罪孽都赦免了。我知道母親可能不用再承受疾病的痛苦,上帝已經赦免她,她在天國裏,上帝必使她完全痊癒。

每個人都要選擇離開世界以後的路,我的母親選擇將自己交託給上帝,耶穌會親自引領她進入天國,一個美好的樂園,在那裡祖母、大姊會迎接她,將來,我們也要在那裡與她相會。

懷念媽媽

媽媽離開我們已經半年了,在這段時間,常常自己心中默默想念她。

我不知道為什麼,祖母生病時,我沒有回去看她,祖母離開時,我們沒有在她身邊。直到追思禮拜才回去。

媽媽離開之前,我從美國打越洋電話給她,她還講得好好的,只是我問她:「您能起床嗎?」她說:「不能。」我心中突然覺得不安。我怕媽媽快要離開了。媽媽說:「剛才小孩都來看過我了,只有小琪還沒有來。」我想媽媽也覺得自己要離開了。
當天夜裏,媽媽要小妹留下來陪她,前三天都只有看護陪她,後來小琪也來了,一直到二月一日快要清晨,媽媽的血醣一直下降,然後在睡夢中,安靜離開。這是媽媽生前的願望,在睡夢中離開。

我為自己有一位聰明的母親而驕傲,為一位能照顧我們六、七十年的母親而安慰,我已經比許多人享受更多的母愛,我還能傷心嗎?不,我要感謝神,心中充滿不捨的愛與感謝。

天父,謝謝您。我不配得,您卻賜給我豐富的母愛。

焦點

剛才小慧用SKY打電話給我,談了一些她的主管與同事之間彼此不合的情況,她覺得很為難,夾在兩個人中間,不知道該怎麼辦?況且,她也很不滿意主管的作風,覺得主管很沒有安全感,對於比他聰明、能幹的人,太有戒心,不能聽別人的意見,也很怕別人的表現比他好,而且處處想將她的成果據為自己的表現項目。

我只能勸她,不要在兩個人中間選邊站,最好離開他們兩人的爭奪戰, 她只能採取中立,這是明智之舉。
此外,要接納現實,大多數的主管都是缺乏安全感,因為很怕失去好不容易抓到的權位,所以處處提防別人,若是給予太多建議,會被視為對他的不敬,看不起他的領導能力,各種自卑情結不斷繁生糾結。他只能在經常逢迎奉承之人口中的阿諛,建立自己的尊嚴與價值,若是自己不屑如此作為,只要接納這個現實的醜陋罷。
我也勸誡小慧,要明白有些現實是無法改變的,若要不受影響,只有提昇自己的生命。正如心理學家容格所說:「人生中所有重大的問題,基本上是不能解決的,...解決問題不是辦法,而是我們需要成長。成長要求我們的生命更上一層樓,然後,再來看這些不能解決的問題,便會覺得它們已失去緊迫性,並且變得無足輕重了。」我們要一直使自己的心,擠在一群爭奪米粒的雞群中?還是讓自己如鷹展翅上騰,從更高處俯視哪些可笑的鏡頭?然後,眺望群山峻嶺,看看自己更高的異象與目標?
真善美講座的講員說:「糾正主管錯誤的責任,不是員工。」既然身為屬下,沒有責任糾正主管,我們就將力量專注自己的責任罷。
小慧是青少年的輔導,我鼓勵她,好好專心牧養青少年,使他們好好讀書,成為優秀的青少年,也鼓勵青少年好好愛神愛人,成為有影響力的人,將來在社會上,成為有影響力的人。
將眼光對準生命的焦點,使自己心胸開闊,我相信聰明的小慧,可以做到的。